欢迎访问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政务公开

机构简介

一、基本情况

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3年1月15日启动运行,与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合署办公。2021年2月,按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剥离出来,与通辽市政府采购中心整合,成为独立的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加挂通辽市政府采购中心牌子。2022年4月经自治区批准成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2024年5月迁入新址,现有办公场所面积4000平米。中心内设九个科室:办公室、党建人事科、管理协调科、运行保障科、交易管理科、业务受理科、交易组织科、政府采购科、交易评审科。核定编制42人,处级领导职数1正2副,实配2正(党组书记、主任各1名)2副,科级领导职数9正8副。当前中心实有在编人员41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10名。

目前,市域各旗县(市、区)均设有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共8个),市中心负责为各分中心提供相关业务培训和指导服务。2022年,通辽市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上划至市本级,同时实现了市、旗两级交易平台与自治区统一流程、统一标准,投标企业在两级交易平台参与交易活动标准统一无障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勠力同心、群策群力,围绕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平台功能,提升服务质效,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

202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创建北疆模范机关先进单位”、“最强党支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等。先后获得“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十佳先进单位(市级)”、“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科技成果大赛特色领域类二等奖”、2023年度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中心牵头负责的营商环境招标投标指标连续三年稳居全区前列(2022、2023年全区第四,2024年全区第三)。2022-2023年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考核工作连续两年全区排名第一,2024年获得优秀等次。中心领导班子连续三年被市委评为实绩突出班子。2024年被第九届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创新大会授予“2023-2024年度公共资源交易科级创新成果奖”、通辽市委授予“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推荐参加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评选。

二、交易情况

近三年来,我市交易项目数量和金额稳步增长。2024年,全市共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5156个,交易总额为186.21亿元,较去年增长29.19%,累计节约资金2.39亿元。

三、亮点工作

2023年,中心实现了工程招标投标项目“零门槛”入场、远程异地评标场地随机抽、投标保证金“秒退”、设立内部监督二维码、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数量居全区首位、电子保函费率创全区最低、率先上线“清标系统”等七个“全区首创”。

2024年,中心再次精准聚焦交易领域发展新形势,从创新交易举措、强化多维监管、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持续发力,聚力打造了阳光交易“12345”工作法。“1”是一次全面体检,在全区率先上线排斥潜在投标人检测服务功能,全方位“体检筛查”招标文件,实现标前监测预警。“2”是双重技术革新,兼顾公正和效率,全力推动暗标加清标评标评审模式,全方位助推评审活动提质增效。“3”是三维监督体系,设立内部监督二维码、举办交易开放日活动、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回访,多元拓宽监督渠道。“4”是四项随机抽取,通过随机抽取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场地、评审专家、评标工位和交易项目见证工作人员,全面护航交易的公平公正。“5”是五个100%服务,中心持续优化交易系统, 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投标保证金“秒”退和工位式评标等五个方面同时做到100%运行,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远程异地合作伙伴数量(18省110家,当前115家)和评标率也连续三年居全区首位,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实现转型升级,全力打造让企业满意、政府放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