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居全区首位!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突破100个
【阅读次数: 435 】 发布时间:Sep 6, 2023
千帆竞发从头越,领异标新二月花。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2019年开展远程异地评标以来,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大力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的基础上,一直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创新。从最初的“1+1”点对点的远程,到“1+N”一点对多点的远程,再到“1+X”一点对未知的副场场地随机抽取,在远程异地评标的道路上一次次勇敢突破、一次次全区首创,将远程异地评标不断推向纵深发展,截至8月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突破100个,再次实现新的飞跃,在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数量上跃居全区首位。
远程异地评标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从地域上实施物理隔离,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区内跨盟市间远程异地评标,专家都是从自治区统一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久而久之,由于部分地区专业专家资源有限,导致专家被抽中的几率很高,容易出现“熟面孔”“老关系”“评委成常委”等现象和打人情分等问题。且区内盟市数量固定标室有限,导致盟市间远程异地评标频率较高、标室资源不足。由于代理机构在区内经常跨盟市代理业务也是熟面孔,区内远程容易给投标人带来可乘之机,使远程异地评标变成远程“熟地”评标,专家或者工作人员被围猎的风险隐患提高。
为了更好地推进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实现阳光交易,通辽市创新开展了跨省远程异地评标。一是专家资源更广,能够实现更大区域的评标专家资源共享,更好地解决专家“本地圈”“熟面孔”等问题;二是副场场地更多,突破区内盟市间的束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场地资源共享,投标人对副场场地如大海捞针很难预测和把控,大大降低了专家或者工作人员被围猎的风险隐患;三是通过跨省合作和优质服务,打出了内蒙古和通辽市的名片,扩大了知名度,优化了营商环境。目前,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过多方努力,已经与区内外67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了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为我市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乘风而上,推动与更多省外城市达成合作协议,进行技术对接,实现更大区域的评标专家资源和评标场地共享,使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在规范化、高效化、常态化运行的轨道上不断创新发展,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