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962 】 发布时间:Aug 23, 2023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为着力点,营造良好的招标投标指标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信用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作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一是对信用信息平台进行深化升级。为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管理、共享,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呼伦贝尔市和旗市区公共资源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对信用信息平台进行深化升级,将主体信息全归集,集成公开各类交易主体信用信息、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失信信息、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信息,及时将招标人、投标人失信行为、代理机构星级评定结果、评审专家场内不良行为向社会公开,有效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截止目前信用评价归集平台,记录投标人信用评价等级980家,记录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等级127家。
二是推广信用承诺加信用报告机制。为进一步强化交易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行项目“标前承诺”“信用承诺”,督促招标人、投标人签署承诺书,同时强化交易主体诚信意识,印发《呼伦贝尔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招标投标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招标文件中提供投标企业信用报告,作为开发能力和资质审查、评标的重要依据。2023年截至目前,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1329个,在每个交易项目实施前,所有交易主体以及评标专家需签订诚信承诺书,共签订信用承诺书8000余份。
三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规范从业行为。2023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牧局、市林草局共举办3场培训,包括综合评标专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和廉洁诚信警示教育,培训后现场组织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进行统一考试,共有210名专家、68家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及考试。
四是加强交易全过程信用监管及信息公开。强化信用约束,规范交易行为,依托市和旗市区一体化监督平台,建设“四大监管模块”监督平台,为提升数据挖掘质量、强化协同监管、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等提供了系统支撑,做到关键信息全掌握,交易信息“应公开、尽公开”。市住建局、水利局和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多轮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贯穿事前、事中及事后,落实信用评价在招投标全流程中的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大街6号
访问总量:
电话:0471-5332686,0471-5332613,0471-533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