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巴彦淖尔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欢迎访问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巴彦淖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2023年1-9月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3-10-25

    巴彦淖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自2021年5月重新组建运行以来,秉持“交易为公、服务为民”理念,紧扣平台整合共享工作主线,牢牢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改革创新、优化服务,致力于交易场所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阳光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被中国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评为“2021-2022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竞争力百强机构”、“2022-2023年度公共资源交易场地管理标准化示范单位”。

一、完成公共资源交易机构改革,构建规则统一“大平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3年9月自治区批复成立,为正处级事业单位;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主要承担全市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工作任务。2019年市政务服务局成立,2020年2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降格为副处级。

2021年2月,市委、政府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市政务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剥离,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属市政府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设立党组,独立法人;副处级建制,领导班子一正两副(正科级);内设五个科,编制21人;2023年5月正式组建运行。当时为保留市政务服务局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业务由市政务服务局代管;党组书记、主任兼任市政务服务局党组成员,2021年9月取消兼任,党建工作独立运行。

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交易中心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7年成立,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交易中心于2021年完成组建。及时加强对旗县工作的统筹指导,规则统一、监督规范的全市交易平台正式构建完备。

2014年至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进场交易项目23466项,实现交易总额1121.81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8.76亿元,增值1.44亿元。2023年1-9月,全市完成交易项目6054项,实现交易总额107.05亿元,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打造全封闭评标场所,筑牢招投标“防火墙”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直在市政务服务大楼办公,交易平台存在着功能布局滞后、全封闭式评标无法实现、平台整合共享软硬件基础薄弱、项目应进必进场地不足、漏标串标隐患较大等问题。在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们采取政银合作方式筹集大部分资金完成新交易场所装修改造工作,2023年3月20日,将交易平台从每日人流量二三千人的市政务服务大楼整体迁移至市林草局大楼,建成功能更完善、布局更合理的全封闭式开评标场所。设置了4个开标室、5间88个机位评标室、6间16个床位专家休息室,为大量业务进驻创造了条件;设置监控室、就餐室、专家抽取室、值班休息室等功能区,配齐与自治区“监管一张网”标准一致的设施设备,软硬件条件落后状况得以改善。进一步健全制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重点加强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现场管理,有效遏制了过去楼内外拦截收买专家的现象。今年7月,我们承接了全区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活动,自治区和盟市交易中心领导对新交易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开评标从“面对面”全部变为“背靠背”。督促新成立的旗县交易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严禁纸质运行和手工操作,2022年初六个旗县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全面完成。用两年时间建成“不见面开标系统”,交通项目漏标等隐患得到全面解决。全市招投标活动由“面对面”全部变为“背靠背”,投标人只需一台电脑,不需要到现场,便可免费下载招标文件、在线制作上传投标文件、查看开标记录和评标情况,以及进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投标等,全程“足不出户、数据跑路”,打通了交易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时,也确保了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增加了围标串标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

四、规范管理评审专家,当好公平交易“裁判员”。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运行十年左右,部分中介机构和投标企业已经掌控了部分评审专家。为切断各交易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降低各交易主体的廉政风险,单位新组建伊始,我们就在专家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一是严防泄露专家信息。2021年8月在网络公布评分情况时对专家名字进行了覆盖;取消了交易系统中评审专家姓名电话在抽取后至评标期间的可查询功能;单位只有一人能登陆自治区专家库查询本市专家二是扩大专家数量。2021年12月份对2017年录入的专家库进行整理扩容,2022年5月将专家库整体移交给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管理和规范抽取,防范廉政风险三是改变专家抽取模式。为解决由于专家分类过细、人数相对较少而可能发生的行贿专家、暗箱操作等问题,20219月开始从一类二类中抽取专家,不再从人数较少的三类(社会所谓“小库”)中抽取,遏制围标串标乱象。四是完善专家考评机制。对评审专家实行“一标一评价”,年末综合考评。在网站设置红黑名单模块,对专家的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警示震慑效果。

五、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打破招投标“小圈子”远程异地评标有利于优质专家资源共享,增加本地招投标主体与评标专家之间暗箱操作的难度,打破熟人熟地效应,降低交易主体廉政风险。2021年实现市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2022年强力推行包括房建、市政在内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交通项目除外)跨盟市远程异地评标,完成首个三地联评项目,以及首例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022年分别与山东省滨州市、黄河流域10省区、全国11省区62个地市签订了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网络技术衔接全部完成(硬件设备暂时缺钱)。2023年1-9月开展跨盟市远程异地评标共112项,其中主场44项,副场68项;临时借用江苏国泰新点公司设备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5项。下半年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跨盟市、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通知,要求旗县交易中心实现跨盟市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严禁以跨旗县评标代替跨盟市、跨省远程异地评标

六、加强平台整合共享,积极融入全区一张网”。2020年9月,市本级和各旗县政府采购全部并入自治区财政厅“全区一张网”。2021年下半年,市和六个旗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全区一张网”。2022年初主动将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接入自治区国有资产交易平台,进而进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监管的“e交易网”,更有利于交易活动规范透明,有利于国有资产增值保值。2022年12月,将水权、林权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近期已提请市政府发文,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要求,对照《内蒙古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19版)》,推动环境权、资源权、医疗药品等十几类项目一揽子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实现公共资源“应进必进、能进必进”工作目标。年底前自治区交易中心将建成建设工程“全区一张网”,四大主业交易项目全部在“全区一张网”上运行,将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信息化、公开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七、推动政府采购扩容增量,展现政府采购中心“新担当”2021年12月1日,市和旗县交易中心从财政部门承接政采商城电子卖场业务,履行电子卖场的运营和监管职能。按照自治区要求,2022年1月起开始将全市电子卖场供应商分项、分年度征集方式改变为全项目、常态化征集,并陆续承担消防、工会、乡村振兴领域电子卖场新业务。降低供应商入驻门槛,简化入驻手续,全流程网上注册,资料容缺办理,实现企业“零成本”入驻。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全市每年约有1000个左右的民营中介机构代理的政府采购“目录外”项目在极其分散的社会平台上交易,游离于政府平台之外,虽然是政策法规赋予中小企业的职责和权利,但是存在着评标现场管理不严格、音视频档案资料存储不规范、交易主体廉政风险较大等弊端。2023年9月1日起,我们和财政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开展政府采购项目跨盟市远程异地评标,并将政府采购“目录外”业务全部纳入市和各旗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中心为采购人和中介公司提供免费服务,既为中介公司节约运行成本,也不影响中介公司收取服务费。目前已新开展目录外采购20项,跨盟市远程异地政采评标主副场各2项;开展目录内采购9项,电子卖场业务4971项。

八、全面降低投标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一是提高数字证书服务水平,推动交易数字化转型。2021年7月、2022年9月先后引进两家CA公司,完成CA 证书全区范围跨部门、跨行业、跨平台、跨系统兼容使用。通过竞争降低费用,两次将初次办锁费用由300元降为240元再降至195元,延期使用费由260元降为180元再降至160元。2023年1-9月共为交易主体办理CA证书2104份。二是2022年8月新研发的移动数字证书APP(标证通)上线运行。实现了数字证书向指尖的延伸,解决交易的时限性、地域性难题,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2023年1-9月共为138家交易主体办理了标证通证书。三是开展电子保函业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2022年10月中心采取遴选的方式,从自治区范围内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供过服务的电子保函技术服务商中,评审确定2家电子保函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今年以来将电子投标保证保险办理费率由10‰降为6‰再降至4.5‰,电子担保保函办理费率由10‰降为6‰再降至3‰。2023年1-9月已有290家企业采取电子保函的形式代替了每个项目最高80万元、共计5796.25万元的保证金现金缴纳,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弘扬蒙古马精神,着力守公正、减负担、促便捷、强监管、抓公开,持续打造阳光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努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