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竞争激烈的重点项目陆续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交易活动,为充分确保项目评审过程更加公平公正,经招标人同意,各项目均在外省、外市设立副会场,采用远程异地方式评标。其中,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维修改造项目为自治区首例“跨四省四市 ”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赤峰学院校园(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更是达成了自治区首次跨四省五市的“五地联评”评审成就,标志着赤峰市持续推动“1+N”跨地域异地评标模式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自治区首例“跨四省四市 ”: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维修改造项目
“1+N”(“1”代表主场,“N”代表副场)多点评标是指通过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召集国内不同地区的评标专家到当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云评标”,主场和N个副场间音视频互联互通、实时互动。“以前开展的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只选取一个主场、一个副场的评标专家,大多是点对点开展,现在的‘1+N’多点评标模式实现了从‘一对一’向‘一对多’的转变,包容性更强,打破了区域限制,更有效的实现专家资源整合共享。”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开展期间,主副场各司其职,全力做好各项跨区域服务保障工作。
自治区首例“跨四省五市 ”:赤峰学院校园(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一是当好“见证员”,做公正细致的“目击者”。为确保各项目顺利进行,自项目进入交易中心,开标、抽取专家、评审环节等环节均在中心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进行,招标人代表、行业监督全程在线监督,并实现音视频见证留档。中心专门设立全程监控覆盖的“远程异地协调室”,通过抽球机随机抽取方式确定副场,抽取过程由招标人、行业监管、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共同见证。副场确定后,评审专家由各地专家库随机抽取产生,实现“场地”“专家”双随机。
二是当好“业务员”,做业务精通的“多面手”。全面掌握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各操作系统,及时向市场主体传达最新的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等信息,项目在办理进场登记时,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举措。对于我市重点项目,为其配备保障专班,选调业务骨干协调开展项目业务咨询、进场登记、场地安排、信息发布、过程保障、见证服务、资料归档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项目组建、专家抽取和信息录入等流程,全程竭力提供及时、准确业务咨询解答。
三是当好“服务员”,做服务周到的“好管家”。全力做好场内服务保障工作,提前进行技术保障演练,确保开评标过程系统运行流畅。在赤峰学院校园(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评审过程中,为克服副场不全部具备隔夜评标条件、评审中途无法休息的困难条件,四省五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见证服务人员迎难而上,白天黑夜不眠不休,及时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行全周期服务。至次日清晨止,历时16个小时终于圆满完成此次评标工作。
为维护公平阳光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市场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保障我市各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持续加大远程异地评标的推进力度,实现了从点对点“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到跨省“三地同评”,到“跨三省四地”,到“跨四省四市多点联动”,再到跨四省五市的“五地联评”的转变,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不断奋勇向前、敢于创新,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今年以来,已完成自治区内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06个(主场262、副场244)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77个(主场50、副场27)。
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持续发力,持续扩大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朋友圈”,深化与全国各地区的沟通联动,进一步推动我市跨省、跨市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总结推广成熟经验,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效能,切实保障我市重点项目交易工作提速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