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欢迎访问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2025年前三季度 交易数据简报
发布时间:2025-10-29

2025年1—9月,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呈现项目数量增长与交易金额下降并存的态势,现将主要数据情况报告如下:

一、交易规模与结构

1.项目数量:进场交易项目2595个(不含电子卖场),同比增长10.05%,显示交易活动活跃度提升。

2.交易金额:交易金额170.96亿元,同比下降15.36%预算总额172.94亿元,同比下降16.85%。

3.资金节约:建设工程及政府采购项目节资总额为3.65亿元,同比下降49.95%。

4.电子卖场:1-9月电子卖场活动持续活跃,共完成项目合计17905项,订单金额3.88亿元。

根据赤峰市人民政府网站《赤峰市2025年1—9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赤峰市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0,382万元,同比下降15%,为公共资源交易预算总额的下降提供了宏观背景。

二、节资与增值表现

1.节资情况:前三季度,建设工程及政府采购项目节资总额为3.65亿元。

根据赤峰市财政局网站《赤峰市政府采购严守过紧日子要求 资金节约率再创新高》,这一节约趋势与赤峰市2025年上半年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12.38%的表现一脉相承。

2.增值表现:自然资源、国有权益类项目增值总额为1.67亿元,同比显著上升39.60%。

三、交易平台建设

1.远程异地评标:全市交易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率达到82.71%。

这一成果得益于赤峰市深化“全区一张网”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提质增效。

2.远程异地评标分布:建设工程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率为100%,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率为76.37%。

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24年12月1日全面启用“自治区统一工程建设网上交易系统”,为远程异地评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专家资源利用

1.本地专家使用:全市建设工程及政府采购项目本地专家占比为41.13%。

2.行业差异:建设工程项目本地专家占比为7.72%,政府采购项目本地专家占比达69.03%。

政府采购因其通用化、高频次、重政策的特点,自然形成了以本地专家为主的评审格局;建设工程因其专业化、高价值、高风险的特点,催生了依托全区乃至全国专家资源、通过远程异地评标来保障质量和公正的模式。

3.区域不平衡:阿鲁科尔沁旗(2.59%)、林西县(2.67%)和翁牛特旗(23.48%)本地专家占比相对较低。

五、采购代理格局

1.集采代理占比:全市政府采购项目中,集采代理项目占比为17.15%。

2.区域分布:红山区集采代理比例达100%,市本级为28.22%,松山区为26.72%。

根据赤峰市财政局网站,《内蒙古上半年政府采购规模突破227亿元 政策效能持续释放》,这与内蒙古自治区整体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分布趋势一致,2025年上半年全区集中采购占政府采购规模的18.29%。

六、市场主体分布

1.本市企业参与:本市企业共1367个,占比52.68%,实现交易金额95.05亿元,占比55.63%。

2.外地企业参与:外地企业1228个,占比47.32%,实现交易金额75.81亿元,占比44.37%。

根据赤峰市财政局网站,《内蒙古上半年政府采购规模突破227亿元 政策效能持续释放》,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全区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为171.06亿元,占全区政府采购规模的75.27%,赤峰市市场主体分布与此趋势一致。

随着“全区一张网”平台的深化应用和交易流程持续优化,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