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满洲里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欢迎访问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五化” 能力引领下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4-11-08

“五化”能力引领下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市政府唯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机构,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不断推进标准化服务能力、规范化运行能力、便利化实施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创新化发展能力的“五化”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质增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一、标准化服务打下工作基础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立足于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从信息发布、见证服务、档案管理等公共服务和交易实施区、监控设施、安全管理等场所设施建设全方位进行标准化服务。公共服务方面,2024年累计发布已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四大类板块交易业务信息共500余条;严格执行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交易见证规程》等内控制度,全年累计见证交易活动30余项;档案管理全部实现数字化,已累计存储500余份电子档案,极大提高归档和使用效率;加强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服务技能。中心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解读、最新政策剖析、各类交易项目流程梳理、电子交易系统操作技巧、保密和廉政教育等。场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压缩办公区域,最大能量释放场地用于交易实施区建设。共整合出2间开标室和4间评标室,行政监督室、数字见证室、代理机构服务区、监控室和电子档案室各1间。同时增设了隔夜评标专家休息区、评标专家就餐区、独立卫生间等,为隔夜评标提供了条件。中心力争配齐配强必要的设施设备,打造舒适、高效的交易环境,让各方主体在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下开展交易活动。

二、规范化运行奠定交易基石

制定详尽、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使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结合实际,中心修订、完善了《开标区、评标区现场管理制度》等在内的46项内控制度2004版,并做到以岗定责,修订了全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确保一切交易活动在严谨的制度框架和明确的流程规范下有序开展。同时,对交易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梳理和优化,将原本笼统的服务事项细分为14个主要阶段,包括项目业务咨询、交易见证、项目登记、场地安排、公告公示及合同信息公开、档案管理等。每个主要阶段又进一步拆分,总共形成了59个规范化、精细化步骤,确保交易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保障交易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为市场主体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三、便利化实施提升服务质效

积极推行“一网通办”服务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由“线下”转向“线上”,由“传统”转向“创新”,让招标人、投标人等市场主体“足不出户”既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交易业务。在过去,潜在投标人想要参与投标,需要到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单位现场购买招标文件,现在只需登录网站既可线上免费下载获取招标文件,既省去了路途往返时间又节约了资金;投标人参与投标也要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编印大量纸质投标文件,用拉杆箱、纸箱等“手捧肩扛”的带到开标现场递交投标文件参与开标,现在想要参与投标和开标只需登录交易系统,线上编制电子加密投标文件并网上在线提交、线上开标、线上解密唱标即可完成整个开标活动,节约资金和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受时间空间天气等不可抗力和不可预见的影响,省时省心省力。

中心主动为招标人提供招标投标政策咨询和电子平台应用指导,跟踪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成果显著。为确保我市排水防涝雨水管道改建、进出口资源加工产业园区化工园区配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园、集中供热改造工程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推进落地,中心专人跟进,在招标计划发布后即提前对接,做好项目进场准备。尤其是在自治区中心新系统上线后,中心邀请新系统技术商负责人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进行新系统操作线下培训?次,并将培训课件发布到网站。同时,中心主动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模式跟进所有进场交易的?个项目,详细讲解新系统应用实操和注意事项等,确保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如期完成。

四、数字化应用顺应时代发展

我市实行电子化交易已有十余年时间,期间经历交易系统数次升级、换代、更迭。2024年7月,“全区统一工程交易电子招投标系统”在我市上线试运行,至此,已进场交易的四大类公共资源板块均已全部实现“全区一张网”,所有环节都在标准化、规范化和数字化的轨道上高效、安全运行。信息互联互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交易效率。

一网通办、一网交易、一网汇聚、一网监管的交易全生命周期电子平台在我市已初步搭建。“一网通办”让四大类板块业务交易实施、数字证书办理、电子保函等金融服务、专家申报等多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100%,市场主体无需线下奔波,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的目标;“一网交易”实现了交易流程全链条在线化、可视化,全链条主要包括项目登记、在线投标、在线开标、专家抽取、结果公告、合同备案等至少?项内容,今年已累计完成各类交易94笔,交易金额7.877亿元;“一网汇聚”整合了我市本级所有已发布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今日开标计划及相关交易数据,方便市场主体随时查询;“一网监管”让各行业行政监管部门能够实时监控交易全过程、畅通了异议(质疑)投诉渠道、公开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对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的效率显著提高,有力保障了交易的公平公正。

五、创新化发展保持活力源泉

多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良性发展动力。

推行 “不见面开标” 常态化,积极改变传统现场开标模式。自2021年10月试运行至今,全市包括房建和市政、矿山治理、交通、水利等各类工程项目实施“不见面开标”率100%,累计为900余家投标人节约食宿、交通等直接成本约450余万元。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例,以往投标企业参与现场开标,平均每家企业至少需支出交通、住宿等费用约 5000元,现在通过远程“不见面开标”,这些成本降为“0”。同时,开标效率也大幅提升,开标时间原来平均至少2个小时,现在不到15分钟即可开标结束。

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市自2022年开展第一个跨盟市远程异地评标开始,截止到2024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78个,除去交通领域自有评标专家库的特殊情况外,招标项目异地评标率达到100%,位居全区前列。2024年5月,中心分别与巴彦淖尔、乌兰察布、阿拉善、乌海、鄂尔多斯等地交易中心建立合作并完成技术测试,打通省(区)内远程异地评标最后一公里,至此,我中心与全区各盟市中心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另外,我中心也与山西省4地中心、大连、咸阳和江门等7座城市交易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签订协议,不断扩大省(区)外合作朋友圈。异地评标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更广泛的专家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我市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因本地人情关系等因素对评标公正性的潜在影响。

推动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实施,为投标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资金压力的缓解和释放。目前,使用电子保函的投标企业数量占投标企业总数的比例超过 90%,电子保函替代率80%以上,累计为企业释放资金压力达1.9亿元。以建筑行业为例,以往企业参与项目投标需提交投标保证金平均为 10-80万元,使用电子保函后仅需几百或者几千元就可参与投标,企业无需占用大量资金,资金周转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投标的积极性。

探索“分散评标”“工位法评标” 等创新举措的实施,有力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在实施这些举措的项目中,因人为干扰导致的评标争议数量降低了。这些方法通过优化评标环境和流程,使评标过程更加科学、公正。例如,“工位法评标” 将评标专家分散在独立的工位进行评标,减少了专家之间的相互影响,专家的独立判断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积极开展 “交易开放日” 活动,通过社会监督体系持续促进交易服务阳光透明。至今,中心已成功举办 2次 “交易开放日” 活动,邀请了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共计约 20人次现场参与工程建设项目开标评标活动和政府采购。根据社会监督反馈,提升了中心的服务透明度、社会满意度,有力地促进了交易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加入跨区域合作联盟谋求新发展,2024117日,我中心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工作交流会”上正式加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加入联盟是基于我中心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刻理解和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路径积极践行的成果。联盟成员目前是涵盖了黄河流域30多个省份50多个地区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其丰富的各类资源和成熟的交易模式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与合作空间。满洲里市以独特的口岸城市区域优势,借助联盟大平台,势必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同时,助推跨境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链、优势互补、跨域融资、联合奖惩,推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与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


撰稿人:田菀 审核人:黄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