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助企行动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立足政府采购领域,聚焦“降成本、增效能”双向发力,推出“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政府采购职能作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降本减费,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在降低成本端打出“减免+融资”组合拳,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一是推行保证金“减免缓交”政策。全面取消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对中小微企业免收履约保证金,允许困难企业缓交质保金,近半年累计释放企业资金超千万元。减轻企业资金负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截至目前共发放履约保函103笔,替代保证金1202.45万元。二是实行交易服务费“零成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担CA数字证书、电子标书制作系统等费用,进一步降低企业技术投入。免费提供电子采购文件、电子卖场入驻费及平台服务费,实现企业“零成本”参与。三是创新“政银企”融资服务。与13家金融机构合作,搭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推出“政采贷”信用融资产品,实现“线上申请、秒批放款”,截止目前共完成政采贷132笔,释放企业资金压力共2.01亿元。
数字赋能,为公共交易流程“提速增效”。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建“一网通办、全程智管”服务体系。一是打造“阳光采购”智慧平台。实现供应商注册、项目申报、文件获取、投标开标、合同签订等18个环节全流程电子化,CA证书跨区域互认覆盖全区12个盟市,企业参与交易“一次注册、全区通用”。二是构建电子卖场智能化管理。将供应商入驻材料改为承诺制,审核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即时办结”。构建电子卖场智能化管理系统,简化中小企业入驻流程,降低入驻门槛,提高入驻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入驻服务,截止目前共4535家供应商入驻呼和浩特市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三是创新“分散式”评标模式。启用“分散式”评标工位,打破传统集中评标模式,实现对评标过程的全程可视化监管,优化了评标流程,有效缩短了评标时间,极大的提高了评审效率。四是启用“独立式”专家通道。在专家通道入口设置身份识别系统,对评标专家进行严格的身份核验,确保专家身份的真实性,进一步规范评标专家的管理,实现对评标专家的全程封闭管理。
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助企行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优化服务环境,以更优营商环境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