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包头市有关工作要求,立足走在前、高标准、创一流的定位,大力实施助企惠企和政策落实年专项行动,一体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体系建设任务,抓实抓细平台应用管理、交易运行保障、场内秩序维护、制度规范执行和服务效能提升等各项工作,着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
一是以“防”字为主抓创新,数智转型引领变革。全面落地应用全区工程建设“一张网”交易系统,工程项目100%实行远程异地评标,今年以来完成主副场项目349个,有效解决了评标环节中“熟面孔”“圈子化”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切实降低了廉政风险。升级四合一视频会议系统,在自治区首批试行跨盟市工位制远程异地分散评标,开展投标人使用全区统一工程建设项目网上交易系统常态化培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完善自主研发交易业务统一受理模块功能,加快推进“六维交易模型”数据量化系统开发。
二是以“严”字为本抓管理,交易环境持续好转。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联合12个行业监管部门建立了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协同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共享、监督管理、案件查处、联合惩戒等工作。会同市住建局开展评标专家动态清理工作,暂停不配合更新完善个人信息的304名评标专家资格。对167家进场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了信用评价,通报、推送进场交易主体不规范行为124起。及时向行业监管部门推送大数据分析报告异常数据60条。1—5月交易活跃度指数攀升至6.64,比上年提高了3.04。单宗项目平均竞争企业家数为19.92家,比上年提高了84%。
三是以“准”字为要抓效能,交易运行规范提升。首创“六维交易模型”评估体系,设置了交易便利度、交易透明度、交易活跃度、运行标准度、服务精准度、主体满意度6个维度共36项指标,实现工作质效的多维立体量化评估与动态监测。强化系统、信息、场所等交易服务标准的完善与执行,制定了《加强和改进交易见证工作提升场所管理水平优化措施》等13项政策性举措,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场内违法违规行为转办工作机制,根据工作实际修订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推动交易各环节规范化标准化运行。
四是以“减”字为重抓赋能,交易环节提速增效。以缩短交易周期为指引,建立招标人、采购人、出让人实时沟通机制,严格执行法定要求的最短时限,以最快的用时完成招标、采购和出让。针对15个服务事项和16个“不见面交易事项”,推出流程简化措施,实现省时省事。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最大限度挖掘降本减负空间,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资格审核阶段所需竞买人提交的要件材料由原来的11项优化精减为7项,成交确认书推行线上签订,实现土地交易“全程网办、一次不跑”。
五是以“实”字为先抓服务,助企行动卓有成效。真金白银助企惠企,今年以来为1701家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1.67亿元,累计减免额达到6.8亿元。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提高至40%、参加评标价格优惠至20%的政策,今年以来已惠及365家中小企业。在门户网站开通专栏,公开征集招标投标市场排斥民营企业参与招投标活动线索,全市民营企业中标率提高了9.05%。组织召开四场“助企惠企行动”座谈会,与41家服务对象“零距离”沟通,解决问题29个,有效增强了助企惠企精准度和实效性。